沈帥青:「豬肉佬」乏新血 須靠機器自救?

職場

發布時間: 2017/11/22 01:00

最後更新: 2017/11/26 14:59

分享:

分享:

作者Facebook專頁

僱員再培訓局去年開班培訓豬肉切肉員,惹來全城熱議,原來僅半數人畢業入行,更已全部離職。歐美肉業皆為招攬、留住新血頭痛,部分仰賴外勞,但機器似已勢在必行。

局方跟業界去年1.3萬元起薪招徠新人成為切肉員及屠宰員,合格並簽約後可達1.8萬元,但據報3月份時9名入行的畢業生皆已請辭,包括因氣力不夠勞損筋腕的最年輕女學員,度身訂造的切割課程亦成為絕唱。

切肉工時特長,屠場更是骯髒血腥,新血捱不到每月3至4萬元資深員工價,已打響退堂鼓。商會指,本港肉檔員工平均已屆60歲,卻恒常有300個職位空缺。這跟歐美澳紐等發達地區其實如出一轍。以美國為例,肉類加工業每年可丟掉75至100%人手,份屬流失率最高行列,跟本港今次的培訓課程不相伯仲。

瑞士肉類協會指出,當地有高達500個屠宰切割實習空缺,卻只能找來250個新人。跟前議員王國興提議正名「肉類分割技術員」相仿,瑞士肉會也曾嘗試突出學員可為派對餐飲客戶發揮創意,又推銷香腸冷切部是優差,卻仍有6成從業員為外國人。法國每年都會舉辦地區及全國肉販實習生比賽,將切肉提升至工匠層次,但短缺依舊。肉販缺新血,不盡是形象問題。

面對超市競爭,歐美街坊肉店買少見少,熟手技工轉行,肯捱鹹苦的師傅又屆退休之齡,肉販愈益難以請人,丹麥媒體指當地肉販甚至向難民招手。據悉尼所在的新南威爾斯政府,肉檔去年每份工平均只能找到0.5個合適人選,澳紐都有移民公司承辦相關技術移民;加拿大肉類委員會前年也曾發缺人聲明,直指加入業界的臨時外勞多能成為永久居民,又謂情況嚴峻到每年要有數以百萬豬牛南運至美國屠宰云云,未知頻頻提議引入外勞的本港勞福局會否考慮?

零售肉販尚且注重閒談推銷,批發屠宰加工卻早已是流水作業,時刻需要員工快且準。現代屠房每小時宰殺切割300至400隻牲口來確保利潤,員工勞累之餘亦難免受傷,美國四大肉廠大概每2.5日就會有一宗嚴重意外,屬全國最危險行業。

不少行業正值自動化(見表),屠宰業亦然。日製機器現時2.5秒就能令雞隻骨肉分離,比熟手技工快近10倍,且能盡割每吋胸肉;巴西的全球龍頭肉廠JBS前年已成為紐國機械人初企Scott Technology控股股東,用起演算法和機械學習等新技倆每小時屠宰切割高達600隻羊。豬、牛無疑較重,骨架肉質亦較多變,但科技界相信改用機器作業只會是時間問題。

同為苦差,豬肉佬的薪酬及加薪前景不及暫難自動化的眾多地盤工種,發展商可把樓賣貴點應付人力成本,肉檔卻難比超市的冰鮮肉賣貴幾元。街坊肉檔難吸新血,大概無可奈何。

自動化可取代的工種

  • 司機︰新加坡已在試行無人駕駛的士,Uber亦有意推出,因為乘客花費更少,公司亦可少付工資
  • 記者︰美聯社自2014年使用智能軟件撰寫季度盈利報告,科技新聞網站The Verge估計AI每季可寫高達3,000篇稿
  • 法律助理︰英國、中國等地的法院已開始電子化,提高效率及減少人手,德勤預計未來20年將有逾10萬個法律職位被自動化
  • 建築工︰據麻省理工學院的《MIT Technology Review》,建築工人每天可鋪300至500塊磚頭,建築機械人SAM(Semi-Automated Mason)則可鋪逾1,000塊

撰文 : 沈帥青